少修10门课也能毕业吗?北京这所大学已经证实了

日期:2025-10-28 09:39 浏览:

“从2025级开始,我们改变了培养计划,部分本科专业的学分要求比以前减少了最多30个学分!”新学年的到来,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郭芙在开幕式上宣布的。新学期开始,国内多所高校纷纷宣布将减少毕业所需学分总数,并重新设置课程内容。例如,复旦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计划3.0方案中提出“双减”:不仅将本科课程所需学分减少15至20个,还计划将课程总数减少至18个试点单位,减少近20%。海南医科大学五年制专业总学时由3888学时缩减至3342学时,四年制专业总学时由3138学时缩减至2573学时,平均缩减14%和 18%。西北农工大学文科总学分从171分降到145分……学分和课程减少,教学质量如何保证?我应该利用额外的时间来学习什么?许多大学采取了严厉措施,简化了课程计划。当前,压缩学分总量已成为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共识。北京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不断“精简”本科计划,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。根据新版北京信息工程大学方案,部分专业学分比上学期减少了30分,大致相当于本科期间减少8至10门课程。中央财经大学澄清,此外对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等特殊类型人才培养项目,对于145学分以上的普通专业,应进一步降低毕业总学分要求,给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。北京建筑大学设立了学分红线。四年制理工科专业学分控制在150学分左右,管理类、文科专业学分控制在135学分左右,比以往平均减少15至20学分。从哪里开始压缩学分?北京建筑大学提供的思路是优化必修课程的设置,整合专业课程的专业体系。例如,学校设置的必修通识课程不计入总学分、总学分。学时和成绩分;英语课程总学分由10学分减至8学分,减少2学分。同时,学校表示将充分整合和精简专业课程,根据不同标准的作业和认证压缩水分课程和重复内容。去粗取精,减少学分而不降低教学质量。扣除这么多学分,课程质量还能保证吗?郭福校长认为,“减少学分并不会减少学习机会,‘零注射注入’和‘高度净化’让大学里学到的东西真正成为滋养未来的重要营养。”中央财经大学2025年本科生培养计划提出,“连续两个学年停课或本专业无学生选课的课程,应高校主动剔除“不合格”课程,意味着学生无需了解不必要的“水课”,避免无效的“金矿开采”;只有在课堂上实现大学所学的“金课”,才能真正成为喂养未来的“细糠”。 伴随着教学模式的升级。在复旦大学,学校将在职教学和科研教师每学年最低课程负担降至4学分,引导教师精心打造“金课”;同时,实践教育充分融入课程教学。例如,上半年设立“AI+师生共创”专项计划120余个, 支持,赋能教育加速,AI课程1.0、2.0版本上线升职了。为了满足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需要,一些高校在删减部分课程后,选择“增加”一些课程,更加聚焦核心领域并进行删减。东华大学以减学分为基础打造了97门“专业+人工智能”课程,普遍实现了全方位的贵族化。海南大学传播学专业开设全媒体实践工作坊,引导学生整合所学知识,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。自由选择让学生拥抱多种可能性。除了减少学分外,许多学院和大学也在改变学术评估程序,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选择空间。从2025届起,北京大学各类学业评价不再采用绩点,改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价。海南大学全面实施五级评价制度从2024级本科生开始。分数在85分以上的前30%为优秀,分数低于60分、10%以下为不合格。它还告别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绩点计算。随着总学分的减少和学分制的改革,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。在此背景下,学生应该做什么?郭福校长表示:“我鼓励学生探索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‘差距’,质疑‘为什么’并询问‘如何’,因为这些‘差距’往往是变化发生的地方。”北京建筑大学建立了跨学科专业通选课程平台,开发了切割、交叉和特色课程模块。每个专业都提供3-4门专业选修课供全校学生选修。学生在平台上修读的课程学分可以抵销选修课RSE学分为本专业课程模块的学科基础、专业方向和独立性。东华大学帮助学生利用自主时间,探索个人成长步骤:依靠学生在学院的变革和创业编程,进行自主研究和学习,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;设立20个微型专业,围绕产业和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,实现多种复合型、跨学科人才培养。您如何看待高校减少学分、精简课程的努力?欢迎留言讨论!综合光明日报、软科、各高校官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

0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