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隔8年,乌镇峰会再次遇见刘强东

日期:2025-11-09 09:32 浏览:

今天上午,京东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刘强东亮相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(WIC)乌镇峰会(又称乌镇峰会),引发媒体关注。他最后一次出现是在2017年。八年前,也就是2017年,刘强东出席乌镇峰会时说:“中国有几千万穷人,这是全中国人民特别是富人的耻辱!”这句话被认为是马云在远处发出的“月入数十亿心痛”的愤怒言论。得到了无数的喜欢和支持。当年乌镇峰会结束时,刘强东和美团创始人王兴牵头组织了晚宴。一张晚宴照片在网上疯传。照片中,坐在晚宴中间的是腾讯创始人马化腾。刘强东和王兴坐在马化腾的左右两侧。旁边是夏等互联网公司的领导omi、今日头条、联想、滴滴、快手、知乎。来源:微博 8年就像是上辈子的事了。刘强东通过视频方式参加2024年乌镇峰会。 2025年,刘强东在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,排名领先于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永明。以下是刘强东在讲话中表达的观点,经央视传媒编辑整理如下: 一、社会物流成本高昂,造成社会资源浪费。刘强东表示,“有人说我们国家的快递速度很快、很便宜,其实快递只是整个物流行业的一小部分,并不能代表整体。”刘强东表示,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货物流动无组织、处理时间过长。在刘强东看来,高昂的物流成本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双重压力。一方面造成社会建设资源的浪费,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;另一方面,企业利润被大量低效物流直接抹去,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,并可能制约企业技术投入能力和发展。 “想一想,如果我们能把中国社会物流成本的比重降低到只有6%,就意味着按照百年,整个企业每年可以增加数万亿的净利润。企业利润的增加会带来更多的技术进步。企业会争夺人才,这会让员工获得更好的收入和待遇。”刘强东说。2、中国社会物流成本的下降趋势很明显。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的到来,刘强东会非常看好未来的物流成本。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呈下降趋势。”我认为五年之内,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应该下降到10%。里面,我“未来5年的发展可能会超过之前10年,甚至15年的发展。”3、在京东的分拣中心,机器人已经取代了90%的体力劳动。刘强东表示,京东十年前就提出建立无仓仓,经过十年的技术积累,目前的物流自动化设备已经具备大规模部署的潜力,下一步是通过国内供应链进一步降低自动化设备的成本。刘强东介绍,京东在北京建设的分拣中心已经用机器人取代了90%的劳动力,到明年4月,京东将建设全球第一个完全无人监管的配送站,目前正在与大量机器人公司合作,“它是一个圆柱形建筑,上面有起降无人机,里面有机械臂。无人机的货物装载和驱动器的装载“无车都是机器人来完成的。”刘强东说。 4、未来快递到你家的“最后一公里”不需要人工参与,如何才能完成?刘强东说,现在我们国家50%的门锁都是智能锁。“五年左右的时间,我们相信90%以上的门锁都会是指纹锁,这样机器人就可以安全地打开你的门,在你允许的情况下把包裹放进你家。”如果未来的工作是机器做的,那么京东在开发各种自动化设备时也有内部讨论和挣扎。他认为,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人类工作的终结,第一,它可以让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,大大减少每周和每天的工作时间。5、未来五年,全球旅游市场将迎来十倍的增长。吴强东认为,随着数字智能化的发展,未来五年全球旅游市场将达到十倍的增长。葡萄酒和旅游市场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增长点。当大多数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探索、艺术、旅行上时,大量的新服务就会被创造出来。 6.对技术垄断增收90%的“垄断税”。刘强东还表示,纵观人类近百年的发展,科技的发展必将带来财富的集中。对于垄断性商业技术,政府可以通过征收“垄断税”的方式对其进行监管,比如加税90%,并用这部分资金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。刘强东表示,无论技术如何发展,大家都不需要担心劳动力和公平问题。 “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,未来一定会更好。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

0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